当前位置:广安市生物科技售后客服中心财经东华本科生作品“惊艳”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2016年1月2日
东华本科生作品“惊艳”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2016年1月2日
2023-09-06

校园广告平台完成百万级轮融资

杨云帆认为,“能聚英才、能融到钱”都是帮助团队发展的重要因素。“成长性高的公司才有加入的价值和被投资的价值。”他表示,“人才的聚集在团队战中尤其重要,作为负责人,需要不断邀请优秀人才加入,同时融资能力必须要跟上,让伙伴们手里的期权快速增值。”

带着这些想法,“秒职网”在他的尝试中诞生了,从2014年3月上线开始,他通过搭建webapp互动平台,吸引了如施耐德、可口可乐、网易、携程、百姓网、一号店等知名企业入驻。截止到去年11月,“秒职网”已累计帮助1000多人次找到兼职或实习。

被项目困扰,这样的感觉杨云帆已非常熟悉。2013年,还在读大二的杨云帆将自己全部的热情、精力投入到“东华挖掘机”校园平台的项目运营中。东华挖掘机是一个微信号,刚开始主要挖掘校园新闻趣事,同时发布一些对同学们有实用价值的资讯。靠着团队的,“东华挖掘机”在两个月积攒了1400多个粉丝。后来经过半年多的积累,粉丝数达到了五位数。

但这样的成绩并没有让杨云帆和他的小伙伴们满足,经过分析,他们认为,项目目前仍有个最大的“痛点”:“互联网产品落地推广,比如微信,app推广,我们还没有标准化、规模化的推广解决方案供应商。”杨云帆说,“服务方大多是兼职组织或者传统营销公司,兼职组织服务的,没有,不靠谱;传统营销公司收费又太高。”

吃得苦、耐得劳、受得挫

图片说明:互联网思维地推项目“秒送”进入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如今,作为团队的“一把手”,杨云帆对自己有着不低的要求。而对于自己的创业经历,他最看重的,是自己对创业的认识。“创业本身就是摸黑,存在大量的信息盲点,需要不断的试错和探索方向,吃得苦、耐得劳、受得挫的人才不容易在最困难的时候离开团队。”他说。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1月27日报道:2015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市197所高校的702部作品,此外还有来自部分高校推荐的近50部作品。在进入到12月总决赛环节的作品中,一个互联网思维地推项目“秒送”引人关注,作品项目的负责人杨云帆是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2012级本科生,连续三次的创业经历让他成为了决赛选手中的佼佼者。

不过,最后促使杨云帆建立网络平台的原因是寝室同学在网上找兼职“被黑”的一次经历。原本想赚一些生活费,却被骗子骗走了所谓的“押金”,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小伙伴的身上,杨云帆给予的不只是同情。他开始思考,能不能帮助同学们通过一些渠道找到真正需要兼职人员的企业?能不能让中小企业在成本的可控范围内找到最合适的兼职人员?……

室友遭骗激发创业灵感

“秒送”是一个O2O校园广告平台,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的推广解决方案。据介绍,“秒送”利用校园内外店家资源,为店主带来新收益的同时,为品牌方带来精准的线量以及给学生提供福利。今年3月,“秒送”项目上线,先在东华大学快递点测试,日推广量达到了200左右。今年4月,项目获得种子轮融资,在上海两个大学城区域测试。到了5月,团队扩充至15人,运作点位也增加到了10个。今年6月,“秒送”项目完成百万级轮融资。秒送点位覆盖上海,厦门,杭州,苏州,南京主要的大学城。